文明实践在侨乡丨恩平市“文明大讲堂”点亮群众生活,为幸福加分

  【开栏语】
  今年以来,江门市创新理念、创新方式,扎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着重发挥宣传发动、文明展示、凝聚人心、社会治理的四大阵地功能,打通凝聚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力推进我市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文明形象的展示地”城市名片,助力“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

  为展现我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工作成效,现开设《文明实践在侨乡》栏目,集中刊播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经验、创新做法、典型案例等,旨在交流经验、相互借鉴,更好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努力打造具有江门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模式。

  2023年7月4日,恩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大讲堂”正式启动。“文明大讲堂”下设“理论课堂”“文化课堂”“新风课堂”三大课堂,通过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推动全市理论传播、文化传承、新风传颂、技能传授,带给市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理论套餐”和“文化大餐”。

  注重形式创新,打造理论传播新方式

  开展基层理论宣讲,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传播的通俗化带动大众化,从而达到理论传播的深度和广度。7月4日,在恩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音乐党课上。一段段激昂的旋律响起,让现场群众沉浸其中,党课变得立体而生动,极富亲和力与感染力,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人心。

  除了受人喜爱的“音乐党课”之外,恩平市还精心设计“党史+理论、诗诵+观影、红歌+交流”等多种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围绕爱党、爱国、爱乡的宣讲课题,以普通群众的视角、接地气的方言、说听得懂的道理等不同的形式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宣传活动,让宣讲更加灵活、更有温度,着力打造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冒热气的基层理论宣讲品牌,扎实推动党的理论在基层走深走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文化传承,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今日活动我来唱,冯如故事永传扬。九天揽月已实现,不忘冯如造飞机……”一句句用地道方言唱的歌曲,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从“文明大讲堂”中传出。11月22日,恩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恩平市“文明大讲堂”(第十期)——“厚植文化之根,感受非遗魅力”恩平木鱼学唱活动。活动中,恩平市资深木鱼爱好者冯子畴化身为文艺志愿者倾情分享演唱的专业知识,向侨童及市民群众传授唱民歌的技巧和要领,并耐心讲解恩平木鱼背后的故事,引导侨童及市民群众深入了解恩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恩平市“文明大讲堂”的“文化课堂”,紧抓优质文化供给的关键点,邀请本土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文化资深爱好者等优质人才力量,开展“种文化”“传文化”等具有恩平本土文化特色的活动,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课题,将有形有色、有趣有盼的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高效整合资源,让“文明大讲堂”活起来

  “楼上漏水楼下遭殃,如何索赔?”“遇到燃气安全,我该怎么解决?”“溺水了,该如何抢救?”恩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收集好这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实行群众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接单的模式,联合全市各职能部门、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大讲堂”——“新风课堂”,回应群众所需,逐一解惑。为充实“文明大讲堂”的“菜单”,恩平市以推进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结对共建为契机,强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借助各级文明单位优质资源,推出多项兼备“精度”与“温度”的课堂活动,不断拓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经度”和“纬度”,将一场场具有“恩平味”,符合群众“口味”的文明实践活动送到家门口。



  启动至今,恩平市“文明大讲堂”已开展11期活动,“文明大讲堂”正活跃在各个领域,以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在点点滴滴间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