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好人丨研究银信文化,传承华侨精神——五邑银信文化的传播者李柏达



  2022年秋,古巴华裔画家邝秋云找到了心心念念的台山祖居。这其中,一位叫李柏达的台山人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正是他运用收藏的史料,为画家邝秋云找到了故居。“接下来,我还会继续挖掘侨批文化,传承和弘扬好华侨文化,让下一代也能深入了解我们家乡的文化。”李柏达如是说道。

  从事侨务工作20多年的李柏达,长期致力于五邑银信的收藏、保护、研究、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他建设侨文化研究基地,向全国传播“五邑银信”文化,为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他还积极带领海外华侨华人寻根问祖,以侨为桥,助推地方经济建设、乡村振兴发展。

  今年,李柏达被评为2023年第二季度“广东好人”、2023年第一季度“江门好人”。
 
  守护侨批文化
  让侨乡留住记忆

  提起李柏达,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台山市台城街道办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也是我市最早的银信收藏者和研究者之一。他曾自费超100万元先后到北京、武汉、广州、云浮、东莞和江门市区举办“五邑银信展览”“古巴华侨历史与华侨家书展览”和“新宁铁路专题银信展览”,传播银信文化;自费45万元修复三益碉楼,建成银信文化主题博物馆,免费开放给各界人士参观;撰写超100万字的银信研究论文,自制课件,坚持每年到博物馆、机关、社区、乡村、学校讲课,传播银信知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李柏达便致力于“世界记忆遗产——五邑侨批银信”的收藏、保护、研究、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为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7月和2017年5月,李柏达出版了《古巴华侨银信:李云宏宗族家书》《世界记忆遗产:台山银信档案及研究》两部专著,将多年来收藏的银信资料、研究银信的心得收录其中,为五邑银信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让银信知识走近群众,2017年初,李柏达将收藏的2000多封珍稀侨批银信资料无偿献给台山市政府,用于台山市银信博物馆的建设、展出。2019年,他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银信文化展板在台城街道宁城公园林荫小道建成一条银信走廊,展示台山籍华侨爱国爱乡的故事。



  作为侨文化传播者,李柏达不计得失,自费修复三益碉楼,建成银信文化主题博物馆,打造侨文化研究平台,开展学术研究。  2019—2021年,李柏达自费45万元修复三益碉楼并编制80多份银信文化课件,为各地青年学者传授银信文化知识。

  为更深入挖掘银信文化,2022年初,李柏达联合台山各银信收藏者和研究者,成立台山市银信文化研究会,保护银信文物及银信机构遗址,挖掘银信里的革命故事、爱国爱乡故事,讲好侨乡故事。

  此外,李柏达还利用自己收藏的银信深入研究,撰写超100万字的银信研究论文,自制幻灯课件,坚持每年到博物馆、机关、社区、乡村、学校或在互联网上讲课,对学者、收藏爱好者、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传授银信知识,用台山华侨爱国爱乡的感人故事,激励侨乡人民砥砺前行。

  搭建海内外沟通平台
  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过去,五邑银信是海内外江门人联系的纽带;如今,李柏达也搭建了海内外沟通平台,让海外游子更了解江门。李柏达充分利用侨刊乡讯平台,传达党的方针政策,通报家乡建设的新成就,宣传家乡的风土人情,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力促台城成为广大华侨回乡恳亲、旅游、置业、定居的首选地。



  同时,李柏达还利用收藏的银信及史料,协助大批海外华侨华人寻根问祖,找到故乡的根。2022年秋,李柏达运用收藏的史料,为古巴华裔画家邝秋云找到台山的祖居,为此,古巴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丹尼思女士亲临台山举办“戴口罩的热带女郎——古巴华裔画家邝秋云作品展”,架起了中古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多年来,李柏达为海外华侨固根、铸魂、筑梦,增强侨文化的自豪感,让海外华侨留住家乡的记忆,记住乡愁,吸引了大批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回乡寻根、旅游和投资置业。其中,园田、桂水、泡步、安步、三社、大亨、廛溪村、香雁湖村、南坑村等乡村大批海外华侨出钱出力支持家乡开展村容村貌及精神文明建设;筋坑村光大学校、廛溪小学建成了侨文化传承基地,石花村建成南派武术传承基地、东门长岭村建成中国佛家拳传承基地,李树芬纪念中学建成广东音乐传承基地,台山台城也成为了海外侨胞投资的热土。